http://www.jouiu.com/p/2287343.html
在湖北神農架林區經營民宿的楊荊松,今年夏天特別開心。她的民宿開業3年來,最開始門可羅雀,今年夏天卻住客預訂爆棚、一房難求。
素有“華中屋脊”之稱的湖北省神農架林區,曾經憑借絕美風光吸引全球無數游客。然而,由于疫情影響和山林阻隔,這兩年游客漸少。
2022年,在全國疫情精準防控取得重大勝利的背景下,鄭渝高鐵開通貫穿神農架林區,神農架旅游迎來了高光時刻,各項旅游數據全面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節目中嘉賓楊荊松:從高鐵開通當天持續滿房65天。
高鐵駛進神農架,讓千千萬萬神農架旅游從業者受益匪淺。
節目中神農架林區文旅局局長張守東:神農架高鐵站開通后每天游客過萬,這是幸福的煩惱。
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岳奎教授:神農架高鐵站從2012年開始設計至今的十年,正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縮影。
2020年,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表現在全球經濟一片陰霾中閃出一道弧光: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率先恢復經濟正增長、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深海航行,如何應對暗礁險灘、驚濤駭浪?
2020年4月10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親自謀劃,以全局眼光和戰略高度為中國經濟巨輪掌舵領航,并在會議上提出了一個對于當前中國經濟極其重要的概念——“新發展格局”。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應對當前形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十四五”以及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主線。
——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有著雄厚的實力
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經濟比重超18%。歷經70余年發展,中國經濟已經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發展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片中以口罩的生產,生動演示中國齊全的工業門類,獨立完整地成為內循環的基礎。
——構建新發展格局,內需是戰略基點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且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擁有最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2012-20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4%,消費規模已經超過美國的95%。
節目中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教授杜莉:我們顯著的制度優勢沒有變、我們70余年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沒有變、穩定的社會大局沒有變。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循環”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循環”。不是搞地區小循環,而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國內大循環。各地區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銜接起來,打通“區塊”“省域”和“城市”“城鄉”等不同區域空間之間的經濟循環
中國高鐵里程以超過4萬公里的總里程數排名世界第一,遙遙領先。
岳奎:湖北有經濟結構優勢、資源稟賦優勢、區位優勢。
湖北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區,提出要著力建設三大都市圈,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襄陽都市圈和宜荊荊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地處中部之中、長江中游,距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家三大經濟增長極均在1000公里范圍,民航2小時直達、高鐵4小時直達。武漢坐擁中歐班列、黃金水道、天河機場,三大國際貨運通道,織就一張通達全球的物流網。武漢都市圈共享三大國際港,能夠加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構建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是著力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而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心將逐步從重視經濟規模的“高增速”轉到提高效率和質量上來,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發展主題,想要獲得“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重要著力點。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研發投入國。自“十三五”以來,每年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科技創新轉化不斷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內生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做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要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開放,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競爭力和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我們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廣播電視臺精心打造的九集大型理論節目《改變中國的真理力量——〈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輔導公開課》第二集《高鐵駛進神農架——新常態下的發展格局》10月2日21:25在湖北衛視播出, 23:30重播。并在“學習強國”直播頻道和湖北學習平臺、長江云APP文旅頻道、bilibili網站紀錄片頻道同步播出。